新聞網訊 為推動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機融合,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學校持續積極組織開展紅色“1+1”黨支部共建活動。在市委教育工委組織的2024年北京高校紅色“1+1”示范活動評選展示交流活動中,經學校推薦、材料審核、專家評審、現場展示等環節,學校教育學院教育碩士第三黨支部、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生物類本科生黨支部榮獲三等獎。今天讓我們來認識教育學院教育碩士第三黨支部吧!

2024年,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碩士第三黨支部聚焦科技,與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豐臺實驗學校黨總支合作開展紅色“1+1”共建活動。AI研學、科技家訪、數智化思政課建設,多樣形式,科技賦能,活動累計參與人數達600人次,覆蓋中小學生及家長500余人次,服務總時長570余小時。

學思想 聚共識
支部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新開展黨建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師生齊赴遵義開展主題研學、參加“教育數字化賦能高校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并發言、與頭部企業研討AI賦能教育教學、黨委書記講“教師數字素養提升”主題黨課等形式,為共建活動奠定思想基礎,指明方向。


齊發力 強數智
支部圍繞教育數智化建設,深耕黨建特色品牌創建。開展中德師生MR虛擬仿真體驗研學、“科技+心理”主題家訪、“五個一”思政課程數智化建設、科技助力心理健康文化節,科技賦能教育,跨界融合創新,豐富師生學習體驗。
教育碩士第三黨支部副書記、2024級小學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鄭佳睿談到,在參與共建過程中,印象深刻的是“共訪一個家庭”活動。“這戶人家特別強調孩子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還專門為孩子策劃了許多與自然、動物相關的家庭活動。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我也愈發意識到家校協同育人的重要性,我們也要發揮專業優勢,為家校架起合作橋梁,為少年兒童的未來積蓄磅礴力量。”


傳精神 筑堡壘
支部搭建多方有機聯動平臺,推動黨建、思政教育、專業教育一體化。在創設“館校社協作 黨員支部雙提升”工作模式的基礎上,組建“心理小站”“思政課程”“場館研學”工作團隊,充分融匯黨建、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助力共建活動更深入,成效更突出。

未來,支部將持續推動大中小學數智化思政課堂、家庭課堂、社會課堂一體化,探索“連點成線,繪線成面”發展式黨建學習實踐體系建設,指引黨員走出課堂和校園,服務于教育強國建設,服務于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書寫民大教院學子的使命擔當。
學校始終將學生基層黨組織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以紅色“1+1”共建活動為抓手,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全面提升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強化學生黨員培養實效,推動學生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面向未來,學校將緊密圍繞首都高質量發展需求,進一步強化思想引領,深化實踐育人,深入實施學生黨建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創新支部共建模式,完善工作機制,加大對紅色“1+1”項目的指導與培育力度,著力打造特色黨建品牌。通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人才培養,在服務國家戰略和首都發展的實踐中彰顯青年擔當,以實際行動回答“強國建設、民大何為”的時代命題,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為民族復興偉業凝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