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6月20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海淀校區逸夫體育館隆重舉行,全體校領導、黨委常委和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代表出席典禮,為在場獲得學位的2025屆畢業生代表一一撥穗正冠,頒發學位證書并合影留念。

8時30分,畢業典禮在雄壯激昂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
典禮上,黨委書記查顯友分別為優秀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代表頒發榮譽證書,黨委副書記、校長強世功為到西部和基層就業畢業生代表頒發榮譽證書,副校長、校友總會會長石亞洲為2025屆校友聯絡員代表頒發聘書。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王雄軍主持典禮。

強世功代表學校黨委和全校2萬多名師生員工,向圓滿完成學業的畢業生表示熱烈祝賀,向潛心育人的師長、支持守護的父母家人和關心幫助的校友朋友表示誠摯感謝。
強世功表示,這屆畢業生在黨的民族工作進入新階段的偉大歷史節點開啟了民大求學的人生篇章,在學校奮力推進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上書寫了砥礪奮進的榮光,在助力學校完善“一校三址”辦學新格局中實現了自我蛻變和成長,是民大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屆畢業生,也是值得驕傲的一屆畢業生,留下了“一代新人興民大”的獨特印跡。
強世功指出,希望畢業生們要扎根中國大地,做負重前行的建設者,肩負對自己的責任、對工作的責任、對家國天下的責任,努力建設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堅守大學之道,做中華文明的弘道者,無論從事何種職業、身處何種境遇,要涵養心性,用內心的光明照亮人生,做名副其實的“民大人”;要投身社會課堂,做終身學習的踐行者,要向前輩和同行學習,從生活實踐中求知,做好知識接力傳承,讓民大成為所有“民大人”共有的精神家園。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強世功強調,大變革時代正是大有作為、創造奇跡的時代,新時代的新民大人必將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創造屬于你們這一代的美好未來。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慕云宣讀關于表彰2025屆優秀畢業生的決定,黨委常委、副校長馬林濤宣讀關于表彰到西部和基層就業畢業生的決定,黨委常委、副校長甘明剛宣讀關于2025年畢業生資格審核結果和學位授予的決定。

教師代表、教育學院副院長袁梅和畢業生一同探討如何“在波濤洶涌的時代浪潮中,精準拋下自己的錨”。她認為,要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洪流里保持定力,要以終身學習應對時代紛擾做一個有思想的人,要以從容心性笑對人生起伏做一個有韌性的人,要以初心使命引航行進方向做一個懂感恩的人。

本科畢業生代表、信息工程學院曹康杰深情回顧了民大的四載春秋,感慨生逢其時,親歷和見證了黨和國家的偉大變革,“此去,我們將以知識為筆、以理想為帆、以實干為槳,書寫新時代的‘民大傳奇’”。

研究生畢業生代表、經濟學院張思感謝民大讓自己擁有了出發的底氣與視野,明確了求解的理想與方向,找到了求解的價值與歸宿。她說,愿我們都帶著“民大”這個高質量的初始模型,把世界這個巨大的“數據集”跑出我們這代人最酷的“最優解”。

留學生畢業生代表、國際教育學院泰國籍貝拉說,在民大的時光重塑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與視野格局,深刻感受了中華文化的無限活力和“多元一體”的命運共同體。她將懷著對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的深厚情感,矢志成為連接中泰語言與文化的堅實橋梁。

1994級計算機及應用專業本科校友,貴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貓營鎮黃鶴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恒禮作為校友代表發言,與學弟學妹分享了工作經歷與感悟:路是走出來的,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風景,但無論哪個崗位都能綻放人生風采,只要把小事做好就能成為同行的佼佼者,只要不斷總結學習就能成為引航人。希望大家成為一個社會需要的人,一個單位需要的人,一個家庭需要的人,一個幸福的人。

畢業生代表、受表彰學生和各教學單位及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典禮。據悉,學校共授予3068名本科生學士學位、2690名碩士研究生碩士學位、196名博士研究生博士學位。2025年,我校共有306名畢業生被評選為北京市優秀畢業生,695名畢業生志愿到西部和基層就業。(攝影/張成翔 王姹敏 周帥陽 亓慶琳 王詩琳 馬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