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為深化校地合作,助力鄉村振興,近日,歷史文化學院本科生黨支部、22級歷史學實驗班師生一行二十余人,赴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象州縣妙皇鄉思高村,與當地村黨總支開展聯建活動。本次活動以“黨建強基固堡壘,民族團結促振興”為主題,通過重溫入黨誓詞、院史分享、村情調研、座談交流等四個環節,支部成員與當地村民共同探討了黨建引領下高校與民族地區協同發展的新路徑。

全體黨員面向黨旗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學院預備黨員鄧鑫麗表示:“在鄉村振興一線重溫入黨誓詞,更加激勵了我們青年學子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用實際行動來踐行使命擔當。”學院本科生黨員馬豪喆同志以“重走田野路,共迎建黨節”為題,分享了學院近七十載服務國家戰略、扎根民族地區、培育史學英才的光輝歲月,“作為民大學子,我深知責任在肩。我們要傳承好學院的優良傳統,用專業知識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和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妙皇鄉黨委統戰委員左猛向學院師生介紹了思高村村情與古琶茶產業發展現狀。作為思高村當地特色農產品,古琶茶不僅成為當地村民增收的“金葉子”,更是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的縮影,當地充分挖掘茶文化中的壯族、瑤族傳統技藝,推動古琶茶從傳統種植向品牌化、產業化發展。

同學們結合歷史學專業,提出了“古琶茶文化口述史整理”“民族非遺短視頻推廣”等創意,在實踐中深化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同學們紛紛表示:“走進鄉土中國,才能真正理解‘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深刻內涵。”本次活動強化了師生黨員的實踐意識,同時也搭建了高校智力資源與鄉村發展需求的有效對接平臺。學院也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優勢,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