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鼓舞斗志、砥礪奮進,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之年,學校黨委對100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30名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28個(其中,二級黨組織3個,黨支部25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了表彰。這些我們身邊的榜樣們,在全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后勤保障等各個崗位上立德樹人、擔當實干。他們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把平凡做成了標桿,在年復一年的奉獻里將責任書寫成使命,以最樸素的行動詮釋著“優(yōu)秀”的模樣。這份堅守與執(zhí)著,匯聚成推動學校事業(yè)發(fā)展、奮力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磅礴動力。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優(yōu)秀共產黨員——于華,大家無論“大病小病都先找她”的溫情故事!

“我早就想說說于華大夫對我的幫助了。我是身體不舒服先找于華大夫,大病小病都先找于大夫。小病直接解決,大病正確引導指出該怎么做。這樣去醫(yī)院心里有數,不必到處問這問那,還減輕痛苦,節(jié)約時間。”退休教師李今玉談到于大夫給予她的幫助,感動地說。“雖然于大夫退休了,但她照樣為患者免費看病,為患者減輕痛苦,仔細指導健康常識,是個為患者貢獻自己寶貴時間的好醫(yī)生。于華大夫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最近幾年,由于我的耳朵出了問題,聽力下降,經常向于華大夫咨詢一些問題。于大夫不厭其煩,指導我怎么用藥,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有一種藥連門診醫(yī)生也沒給我使用,是她第一時間建議我吃上,因為這種藥對我來說是非常需要的,她的建議很及時、很正確。”退休教師郭紅焱在談到于華大夫時非常感動。“我想到的以及我沒有想到的事情,她都給我做了詳細的指導,同時她還主動問候我、關心我,鼓勵我積極應對疾病。于華大夫是一位熱心助人的好大夫,我非常感謝于華大夫!”
“退休后在老年大學里學習,是我們40、50后最愉快幸福的時光!我和于華大夫是在退休支部里相識,在學校老年大學里相知的。”退休教師趙喜伶說。“那年我和于大夫在同一個班里學習電子琴。大家都是零基礎,學習中普遍都很費力!于大夫是最努力、最認真、最勤奮的那一位!她被大家推選為班長,在沒有任何人要求的情況下,每次課后她都把課上的學習內容發(fā)到班群,以備大家繼續(xù)練習,尤其是不讓沒能及時聽課的同學掉隊……!這是她從2018年到2024年作為班長期間,每次課后必做的事情。同樣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于大夫默默地做了很多為大家服務的事!我們都很喜歡她!敬重她!”
于華大夫說:“這樣的小事大家都記著,我非常感動。我只是不忘醫(yī)者使命,把身邊小事腳踏實地地盡力去做。這些真的沒什么,我喜愛醫(yī)生這個職業(yè),做這些是醫(yī)者的本份。”于大夫用數不清的“小事”溫暖著身邊人。

于華就讀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時留影
1949年2月,于華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2007年10月入黨,1965年7月參軍,1971年8月成為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員,1980年轉業(yè)來到中央民族大學校醫(yī)院,1999年9月成為副主任醫(yī)師,2009年6月退休。在退休的十六年里,于華始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著紅色基因,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忘初心,以專業(yè)知識傾力幫助他人。2018年和2021年獲得離退休工作處“樂為之星”、2019年獲得“優(yōu)秀共產黨員”、2023年獲得“學習之星”榮譽稱號。
從白衣天使到退休黨員,于華大夫把醫(yī)者仁心和黨員初心融入在了日常的“小事”里。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早已成為身邊人最溫暖的依靠。這份融入血脈的擔當,更如一盞明燈,照亮著“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的黨員底色。她用行動證明:真正的榜樣,從不在遠方,而在每一次暖心的關懷中,在每一份堅守的熱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