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鼓舞斗志、砥礪奮進,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之年,學校黨委對100名優秀共產黨員、30名優秀黨務工作者、28個(其中,二級黨組織3個,黨支部25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了表彰。這些我們身邊的榜樣們,在全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后勤保障等各個崗位上立德樹人、擔當實干。他們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把平凡做成了標桿,在年復一年的奉獻里將責任書寫成使命,以最樸素的行動詮釋著“優秀”的模樣。這份堅守與執著,匯聚成推動學校事業發展、奮力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磅礴動力。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招生就業工作處衛萍萍的故事!
打開電腦,指尖習慣性地劃過鼠標,屏幕上待審的學生材料密密麻麻地鋪展開——這是衛萍萍十年工作里最尋常的一幕。十年間,從學院到機關,崗位換了又換,她常掛在嘴邊的話卻沒變:“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對學生利益造成重大影響。”

衛萍萍在學校招生就業工作處負責就業拓展工作,她以“細致、精致、極致”的工作作風要求自己。如今,她已經手了數萬份選調生推薦,組織參與了數百場招聘活動。選調生工作是衛萍萍深耕的“主戰場”,她如同一位精細的“調度師”:從材料審核的嚴謹細致,到考場內外的周密安排,再到政審環節的耐心協調,事無巨細,年均審核材料5000人次、組織筆試30余場、面試40余場、協調政審考察近千人。

為了能夠更好地推進工作,她創新建立“資格審查—能力測試—綜合評估”全流程工作機制和“大數據+就業”分析系統,動態追蹤27省份選調政策,實現人崗精準匹配。2024屆畢業生中377名優秀民大學子成功加入選調生隊伍,錄取率居全國高校前列。她還主動對接西藏、新疆等邊疆地區組織部門,開辟定向推薦通道將更多優秀人才輸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她敏銳把握新時代人才培養需求,推動就業關口前置,大力拓展實踐育人平臺。2024年暑期,實習實踐基地從個位數省份擴展至23個省份,30余支團隊奔赴全國20多個省市區進行為期一個月以上的頂崗實習,學生們在基層崗位上淬煉成長,撰寫實踐報告200余篇、拍攝記錄視頻30余條,“實踐—就業”的聯動機制悄然發力。

面對復雜嚴峻的就業形勢,衛萍萍牽頭舉辦區域性、行業性招聘會40場,覆蓋制造、金融、教育等12大領域,提供崗位萬余個,服務學生3萬人次。她連續六屆參與舉辦“同心共筑”畢業生聯合網絡招聘會,創新“就業服務”制度,關注幫扶就業困難群體,成為他們就業路上的“及時雨”。

同事們說,“她總保持著‘沖’的姿態、‘拼’的常態、‘燃’的狀態,把平凡事做成了標桿。”
作為招生就業工作處的老師,她真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熱心解答每一個就業困惑,以行動踐行著為人師表的使命,成為學生們信賴的“引路人”。
“衛老師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向導。”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2021屆碩士研究生劉莉紅這樣描述這份陪伴。曾在招生就業工作處擔任學生助理的廖欣樂親眼見證著衛老師對學生的熱忱:小問題當場解決,大事請學生坐下細談。“尤其是選調生報名審核時,辦公室常擠滿人,可無論多忙,她始終帶著親切與耐心。”這份用心用情也讓廖欣樂學會了如何把每件事做到實處。
十年,她守著的不僅是辦公桌更是無數個“后來”:后來,他們在基層寫下答卷,在實驗室突破瓶頸,在崗位上踐行使命……而她依然坐在那里等下一個帶著困惑的身影,像最初那樣,把燈光往學生面前再挪近一點。這束光,十年未熄;這束光,還將繼續照亮更多青春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