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wǎng)訊 7月至8月,中央民族大學迎來了一群跨越山河的追夢少年,來自6個研學團的948名師生,踏著相同的愛國足跡,懷著清澈的愛國情,走進民大校園。從2024年至今,中央民族大學已接待8個研學團,覆蓋17個省份(自治區(qū)、直轄市),累計1598名師生來校交流學習。
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來自各地區(qū)小學、初中、高中的研學團同學們通過民大校園參觀、民族博物館研學、校內(nèi)外座談交流等多樣活動,進行實地走訪與深入交流,近距離感受大學氛圍,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成就,拓寬視野,增強國家認同與文化自信,堅定了建設家鄉(xiāng)、報效祖國的信念。


7月13日,克拉瑪依市“祖國情·中華行”愛國主義研學團的142名師生參訪海淀校區(qū),漫步林蔭道中,少年們清澈的眼眸里閃爍著興奮與好奇,聆聽講解員介紹民大特色建筑。文華樓里,主題座談會點亮心燈。學長學姐的分享如春雨潤苗,從首都求學的點滴到高效學習的秘訣,從成長奮斗的甘苦到建設家鄉(xiāng)的熱忱,榜樣的力量為少年們的成長之路點了“加速鍵”,“我也要考到中央民族大學來!”

7月18日,122名來自甘肅甘南自治州合作市藏族小學青少年研學團的師生來到民族博物館內(nèi),民族韻味在展廳間流淌。馬頭琴拉彎塞北的月亮,獨弦琴釣起南海的星波,羌笛拂過楊柳的輕愁,篳篥喚醒陶塤的沉睡——絲綢古道上,五十六種韻律正釀成同一首滾燙的脈搏?;娱g,校史的脈絡逐漸清晰,服飾與樂器的魅力化作千百年來各族人民休戚與共的深情,讓傳承文化的責任感在同學們心中扎根。

為推進“民族團結一家親”工程,促進南疆地區(qū)青少年開闊視野、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7月21日,學校迎來了新疆洛浦縣師生研學團師生,除了校內(nèi)的參觀,洛浦縣教育局組織校外交流活動,邀請優(yōu)秀學生代表與洛浦縣師生圍坐暢談學習心得、生活故事和成長經(jīng)歷。
7月28日,43顆來自新疆阿拉爾市的“小石榴籽”,不遠萬里來到民大,在行走間讀懂學校的辦學特色,少年們齊聲念出“美美與共 知行合一”,觸摸著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累累碩果,感受著民族文化研究的深厚積淀。
8月28日“國能童心營 筑夢傳薪火”公益夏令營的孩子們走進校史展廳,跟隨志愿者的講解,一步步走進民大七十余載波瀾壯闊的歲月長河?!巴瑢W們,看好了,這就是民大的‘出生點’!雖然裝備簡陋,卻承載著民族教育的火種!”在校史館的“穿越之旅”,孩子們秒變時空旅人,跨越時空對話。


8月29日下午,兩支來自新疆喀什的研學團走進中央民族大學,在校史展廳學習民大的“成長日記”,漫步校園觸摸歷史的溫度,感受“美美與共、知行合一”的校訓精神。
研有所思,學有所獲;旅有所感,行有所成。系列研學活動旨在促進大中小“鑄牢”教育一體化,推動學校與民族地區(qū)教育實踐的深度融合。我們愿以研學為媒,搭建起跨越山海的對話平臺,在真誠的相處中,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