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9月3日凌晨2點的北京還浸在夜色中,景山西街的路燈照亮我身上的藍色志愿者服。我站在引導崗位上,疏導保障車輛有序停放,為往來觀禮人員指引路線。”這是藥學院2024級中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韓敬芳,介紹自己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的志愿者服務工作時說到的——


作為景山西街停車場引導崗志愿者,雖然沒能親眼見到主會場的盛況,但崗前學校組織的系統培訓、上崗前的實戰演練、17個小時的持續服務,都讓我深刻體會到“平凡崗位亦有使命”。體能訓練時堅持長跑,禮儀培訓中反復練習的微笑弧度,現場演練時熟記于心的路線圖,都是為了以更好的姿態服務這場盛會。當第一輛保障車緩緩駛入,我抬手、指引,動作中不自覺帶著站軍姿時的影子。我堅信:青春的重量,從來都藏在‘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之中,使命也在這樣的堅守中悄然傳承。




“打擊范圍,覆蓋全球”——九三閱兵現場傳來的介紹聲瞬間喚醒了我的記憶,恍惚間仿佛回到了火箭軍的軍營,那是我人生最珍貴的“塑形期”。本科畢業后我服役于火箭軍96816部隊,成為一名通信女兵,同時還兼任部隊宣傳員、團史館講解員、司號員。



營區訓練場上,“鍛錚錚鐵骨,煉鐵血尖兵”的標語不僅刻在墻上,更刻進每天的晨跑、戰術訓練與裝備操作中。新兵時班長說“軍人的擔當,藏在每一件小事里”。從此,這句話成為刻在我骨子里的信念。也正因為盡力做好每一個細節,認真對待每一次訓練、每一個專業動作、每一場考核,我最終將3公里跑進11分28秒,獲得“軍事訓練一級個人”、比武競賽第一名,司號班結業考核優秀學員等榮譽。



軍營鍛造了我的意志,來到中央民族大學,則開啟了我的人生新篇章。退役后,我考入中央民族大學藥學院。學院的實驗室里,有深厚的學術積淀、先進的科研設備,更有老師們無私的傳授和同學們溫暖的互助。期間,我獲得了二等獎學金及“優秀共青團干部”“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我所鉆研的中醫藥,是凝聚各民族智慧的文化瑰寶。從訓練場到實驗室,“戰場”在變,但責任未變。就像中藥配伍“君臣佐使”,各司其職,我也始終清晰自己的“使命坐標”:認真對待每一門課、專注每一次實驗、準確記錄每一組數據,努力踐行導師的期望,不辜負學校的培養。
“美美與共,知行合一”的校訓和那一抹耀眼的“民大紅”始終激勵著我,民大提供的寶貴平臺,讓我有機會以“志愿藍”延續愛國情懷。于我而言,這不僅是身份的轉換,更是成長的饋贈。從前身著“迷彩綠”手握鋼槍守護大國長劍,如今身著“志愿藍”服務萬家燈火,不變的始終是“為人民服務”的底色。

藥學院學生干部答辯競選

在第二屆鏈博會做志愿者
無論是“迷彩綠”“志愿藍”還是“民大紅”,身份在變,但初心不改。我常想起軍營的清晨,無論訓練多么艱苦,晨光升起時,營區的紅旗永遠飄揚。而在中央民族大學的每一天,我也同樣感受到那種向上的力量和溫暖的包容。
我的初心,就像那面紅旗,從前在軍營中守護她,如今在民大的校園里、在中醫藥的研究中、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繼續為她增添一份屬于民大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