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10月17日上午,為筑牢師生國家安全意識,強化國家安全法治觀念,國家安全研究院圍繞“社會治理與國家安全”前沿議題,邀請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北京市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中心主任謝新水教授在海淀校區56創路演廳作題為“臉與社會治理的歷史譜系——兼論AI換臉對國家安全的沖擊”專題分享。


謝新水指出,古今中外“臉”均是身份識別、維護秩序及承載政治象征的關鍵載體,將人臉識別的發展類型歸納為“社會化、市場化、政治化、數字化”四重邏輯。同時,謝教授梳理了“臉”在治理中的演變脈絡——從古代面具、恥辱刑,到近代身份證,再到當下的刷臉認證。進入數字時代后,面部數據更成為推動社會治理變革的重要資源。謝新水既肯定其對公共服務與治理效能的提升作用,也指出治理主體泛化、隱私泄露等問題,強調治理需同步完善法律與標準。針對 “要治理的臉”,他重點分析了非法 AI 換臉對國家安全的多維沖擊,如政治上操控輿論、社會上引發詐騙、司法上挑戰鑒定追溯機制,并提出完善法規標準、構建“人機協同”、推動跨領域協同、強化數據管控及參與國際合作等應對路徑。
本次講座系國家安全研究院圍繞“國家安全熱點問題”開展的系列學術活動之一,旨在為師生搭建思想交流平臺,深入理解科技發展背景下的國家安全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