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腳步丈量京華,實踐書寫答卷。在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推出,市政研會承辦的2025“京彩文化·青春綻放”紅色行活動之“把論文寫在京華大地上——首都大學生參與基層思政創新實踐項目”中,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7名本科生懷揣學術熱忱與社會關切,以從“思政引領”到“治理增量”:新業態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陣地建設機制的研究——基于北京市“雙優”表彰案例的實證分析為研究主題,走進首都基層治理現場。
大學生的青春活力與基層治理能碰撞出怎樣的鮮活火花?
黨建引領又如何與新就業群體譜寫出雙向奔赴的溫暖篇章?
2025“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紅色行中,中央民族大學調研團隊正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踐給出答案——我們以青春朝氣“探”入基層社會的運行肌理,“扎”進京華大地的煙火褶皺里,解鎖超大城市治理的微觀密碼!

從朝陽小哥加油站的盒飯熱氣,到廣內街道“剎一腳”驛站的免費充電插座,再到從大柵欄黨群服務中心的熱烈座談——我們跳出課本里的理論框架,把嚴肅的學術提問,化作與小哥嘮家常般的輕松訪談。原以為基層與快遞小哥間不過是單向的暖心幫扶,卻意外解鎖了“反轉劇情”:這些常年奔波的小哥,竟是基層治理中的“隱藏高手”!他們熟稔社區的日常動態,主動協助社區日常治理,用腳步和車輪丈量民情、串聯服務,織密了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
聽駐站社工分享小哥的培訓成果與獲獎故事,看環衛工人與小哥接遞熱水的暖心畫面,見證驛站里齊備的應急物資,當校園思政課上的理論知識,遇上街頭巷尾的真實煙火,我們的研究思路也迎來轉向:不再只寫單向輸出的“關懷報告”,而是記錄這場雙向奔赴的溫暖!黨的領導下,思政引領與組織建設的深度融合、新就業群體對屬地社會的積極反哺,正是我們在這座超大城市里找到的“研”值高光!

這正是“把論文寫在京華大地上”的獨特浪漫:讓青春脈搏與基層建設同頻共振,讓學術學問沾染上社會煙火與生活本真的溫度。與此同時,我們對學業與就業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做學問從不局限于學習刻在課本里的知識,唯有扎根實踐,才能長出真知的枝與芽;從前常為“體面工作”焦慮,如今明白工作的真正價值在于回應他人需求,在于能為社會的健康運轉“搭把手”。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躬行實踐,在火熱的社會實踐里學好這堂“大思政課”。這份浸滿煙火氣的“青春答卷”,正等你來為它點贊喝彩!
這趟基層調研之旅,調研團同學們切身領悟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深刻內涵:學術不只是課本上的理論,更是扎根基層、投身實踐后獲得的真知。步履不停,前程萬里。同學們將攜此實踐之所得,將青春抱負融入社會需求,將個人理想匯入時代坐標,于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寫出無愧于心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