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又潤青山畔,書聲初透萬重嵐。近日,法學院一院一品項目“雨潤心田 筑夢云滇”暑期邊疆行實踐團成員分別奔赴云南省施甸縣、龍陵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開展實踐活動。
施甸:朝露潤芳甸,同心灌幼苗
7月20日,中央民族大學“雨潤心田 筑夢云滇”暑期邊疆行暨施甸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2025年“暑你快樂 智成有聲”暑期班開班座談會在施甸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順利舉行。座談會上,施甸縣教體局副局長楊建海向遠道而來的中央民族大學學生表示熱烈歡迎,勉勵大學生志愿者們肩負起“引路者”與“守護人”的雙重責任。施甸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主任楊吉芳老師則圍繞“安全、成長、快樂”的理念進一步明確了暑期班的課程目標與實施重點。大學生志愿者們表示,將以青春熱忱詮釋教育溫度,以知識清泉潤澤童心。

本次暑期班中,活動中心精心設置了科技、藝術、實踐等12個類別共24個班級,涵蓋科學啟蒙、播音主持、美術、舞蹈、書法等豐富內容,旨在凝聚“家校社”三方合力,共同澆灌夢想的新芽。




龍陵:群山疊翠處,書聲破云來
7月22日,實踐團成員抵達龍陵縣荊竹坪村完全小學,荊竹坪村村委會主任兼支部書記高華英對實踐團成員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實踐地的基本情況。隨后,荊竹坪村村委會副主任孫改仙對教學任務進行了部署,提出要細化課程安排、重視課堂教學內容。同時,她鼓勵志愿者們要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在暑期能有所收獲、有所成長。大學生志愿者們表示將盡心盡責,全力幫助孩子們提高自身素質。


7月23日,大學生志愿者們帶來了涵蓋體育、道德與法治、科普等六類高素質、多元化的課程,知識的清泉在重巒間流淌,孩子們眼眸深處透露出求知的渴望。翌日,龍陵縣團委書記趙瑤、龍新鄉政府組織辦委員自秋艷一行專程赴實踐地探望指導。
文東:瀾滄江畔綠,佤山夏韻濃

7月22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學實踐團成員與文東籍返鄉大學生齊聚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文東佤族鄉中心小學,舉行“文東相聚·青春同行”見面交流會,文東佤族鄉黨群服務中心、文東佤族鄉中心小學的主要領導出席會議并組織崗前培訓。7月22日下午,開班儀式在文東鄉黨群服務中心主任李婭春的主持下舉行,文東鄉黨委副書記樊雄宣布中央民族大學暑期“雨潤心田 筑夢云滇”邊疆行暨“佤山夏韻 · 童心同行 ”文東鄉暑期公益成長營正式開班。



7月22日晚,實踐團成員與當地師生在操場共同學習充滿民族風情的《民族歡歌》舞蹈,在歡聲笑語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互相分享精彩的故事。一段寓教于樂、充滿關愛與成長的夏日篇章正在佤山深處徐徐書寫。
夏雨知時,遍潤滇疆三地;群峰煥彩,共映教育初心。民大學子正以青春熱忱為筆,以專業素養為彩,共擎育人炬火,在邊疆大地上揮就筑夢、育才、傳情的磅礴長卷。讓我們一同期待這份以青春為引、以責任為基的教育星火穿過云霧繚繞的山谷,越過奔騰不息的江河,在彩云之南點亮生生不息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