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讀的好不好呀?”
“我國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遼闊疆域......”,在這座距離邊境線僅有五公里的小小村落里,廣西靖西市岳圩鎮漢邦村的孩子們和中央民族大學赴廣西、新疆、內蒙古、云南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服務隊成員們的誦讀聲漸趨清朗,窗格外連綿逶迤的青山也屏住了呼吸。云南普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木戛鄉中心小學音樂工作室中,我們與孩子們共唱當地民歌,甜美的歌聲悠悠飛出大山。同日千里之外,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的孩子們高舉詞卡向我們展示近音詞辨析的學習成果“黑化肥會發灰,灰化肥會發黑!”滿堂笑語中,童音脆亮如鈴。

服務隊在漢邦村用普通話與當地兒童共讀“金教材”《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

服務隊在云南普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木戛鄉中心小學開展推普活動

服務隊在新疆呼圖壁縣熙景社區組織“近音詞匯大辨析”游戲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廣西橫州馥郁的茉莉花海中,我們面對鏡頭,化身“田間主播”,講解著這“一朵花”如何帶動一方百姓增收致富。“原來好喝的茉莉花茶背后真的沒有黑科技!”網友們在彈幕中熱情互動,直播間點贊量飆升至21,000+。“小伙伴們,你們現在在哪里?”視頻通話中鏡頭翻轉,廣西大化七百弄雞養殖場,我們對現代化的養殖技術嘖嘖稱嘆;新疆呼圖壁縣西域春乳業現代化車間內,觀摩著從奶源到成品的全鏈條生產;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走進華洪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暢想著生態治沙與產業興農結合的藍圖。

服務隊成員在中華茉莉園用普通話直播宣傳橫州茉莉花

服務隊參觀中華茉莉園,實地體驗茉莉花采摘
“思路廣、腦筋活!非遺需要年輕人接力傳承!”
走入廣西南寧譚湘光大師工作室,今年已72歲的中國織錦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譚湘光精神矍鑠,與我們侃侃而談。“年輕人要會變,我相信年輕人的思路廣、腦筋活。”面對我們,譚奶奶由衷地說道,“年輕人要敢于創新,這樣才能讓壯錦保持不衰的生命力。”在新疆呼圖壁縣五工臺鎮幸福村,剪紙非遺傳承人手指翻飛,一張紅紙變成精美的石榴圖案。“石榴籽多,抱得緊,就像我們各民族!”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精彩的非遺體驗現場,我們身穿民族服飾,融入當地的非遺展演。

服務隊拜訪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壯錦傳承人譚湘光

服務隊成員在新疆呼圖壁縣葫蘆園體驗剪紙、麥稈畫等非遺技藝
“革命先輩的信念之火,照亮了我們這代人的長征路。”
在廣西靖西市岳圩鎮漢邦村,一場“重走長征路·薪火永相傳”協作游戲正在進行,我們與孩子們手拉地圖,小心翼翼引導象征“革命火種”的小球從“瑞金”走向“延安”;新疆呼圖壁縣中共蘇區紀念館內,我們肅立聆聽閩西革命史;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吉蘭泰鎮沙日布日都嘎查阿拉善紅色教育研學基地,我們沿著鄧小平同志曾走過的共產國際秘密通道,重溫革命歲月。我們走入廣西民族博物館、走進鄧穎超紀念館,循著故事來、帶著信仰走,久久不能忘懷。

服務隊參觀廣西河池大化瑤族自治縣丹桂村開國少將覃國翰將軍故居并學習用普通話講解,打造“推普+紅色教育”等多元推普方式

服務隊在新疆呼圖壁縣中共蘇區紀念館內學習紅色歷史
“書同文?語同音?人同心!”
在廣西橫州石井村,我們就茉莉花產業發展與村干部熱烈座談,積極建言獻策。在大化丹桂村,我們頂著烈日入戶走訪,記錄下村民普及普通話助力農產品銷售的期盼。夜晚的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吉蘭泰鎮星光點點,問卷調研變成了溫馨的“拉家常”,一句句樸實的鄉音,傳遞著對“語同音”的渴望。

服務隊在大化瑤族自治縣丹桂村為當地群眾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服務隊成員在廣西橫州市石井村開展推普活動,為當地群眾講解推普手冊
穿越云嶺霧靄、踏過天山牧場,用腳步丈量振興之路,用行動詮釋青春擔當。一場場生動實踐,服務隊成員們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種子播撒在田野鄉間,澆灌民族團結之花,繪就了一幅幅產業興、文化潤、民心聚的壯美畫卷。實踐讓民大青年學子深切感受到加大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力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促進各民族情感相通、文化互鑒、心靈相契上的重要作用。青年學子躬身田野,就是在知行合一中熔鑄家國情懷,我們將青春奮斗融入時代洪流,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時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