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10月12日,由人民衛生出版社主辦,中央民族大學研究生院、藥學院承辦的第三輪全國高等學校中醫藥研究生教育規劃教材《民族醫學基礎理論與特色療法》編寫啟動會暨第一屆民族醫藥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中央民族大學海淀校區隆重召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會長蘇鋼強,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馬林濤、甘明剛,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藥中心主任、人衛西南分社董事長張科,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藥中心編審周玲,中央民族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國際合作處處長張焰,以及教材主編、中央民族大學藥學院院長龐宗然教授領銜的23位編委專家出席會議,藥學院領導班子和師生代表參會。會議開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常委、研究生院院長趙麗芳主持。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通過視頻致辭,高度肯定教材編寫的里程碑意義。他指出,民族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是各民族在與疾病長期斗爭中的智慧結晶,更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醫藥領域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民族醫學基礎理論與特色療法》作為首部民族醫學研究生規劃教材,致力于構建一個融合理論與實踐,貫通傳統與現代的知識體系,需堅持“守正創新”原則,既要傳承又要創新,為培養高層次民族醫藥人才奠定基礎。他特別強調,主編需親自主持編寫,嚴格落實“雙主審”制度,確保教材質量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

甘明剛在致辭中表示,學校作為民族高等教育的排頭兵,近20年依托民族醫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學教育部創新團隊,已培養大批民族醫藥人才。此次承辦教材編寫會議,既是落實“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具體實踐,更是以優質教材推動民族醫藥“活起來”“傳下去”的重要舉措。學校將全力支持編寫工作,力爭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助力民族醫藥高等教育提質升級。
張科詳細介紹了全國中醫藥研究生教材建設歷程。他指出,本輪教材首次將民族醫學納入研究生規劃教材體系,需緊扣“八個堅持”要求:堅持國之大者責任擔當;堅持立德樹人,課程思政;堅持傳承創新,突出特色;堅持頂層設計,嚴格把關;聚焦前沿,交叉融合;注重實用,突出技能;數智引領、立體配套;堅持質量第一,打造“六精”“三好”的精品教材。
會上,周玲從編寫規范、質量把控、進度安排三方面作詳細指導。她強調,教材需采用“上篇基礎理論+下篇特色技法”結構。同時,需嚴格把控意識形態關,杜絕宗教內容、絕對化表述,引用法律法規需以政府官方文件為準,確保差錯率低于萬分之一。
教材主編、中央民族大學藥學院院長龐宗然教授介紹了編寫分工與進度計劃。他表示,編寫團隊將組建由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等組成的顧問委員會,落實“三審三校”制度,廣泛征求臨床醫生、院校師生意見,確保教材既體現學術深度,又具備臨床實用性,填補民族醫藥研究生系統教材的空白。編委會成員圍繞教材的價值導向及前沿性、實用性展開深入研討,力爭打造一部“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高質量民族醫藥精品教材。

此次會議的圓滿召開,不僅是民族醫藥學科體系建設的關鍵一步,更是響應國家戰略,建設“健康中國”的切實行動,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鮮活實踐,必將助力民族醫藥的高質量發展,助力民族醫藥領域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促進民族醫藥理論與實踐的協同發展,加速向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
中央民族大學藥學院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整合行業優質資源,深化與各民族地區院校、醫院的合作,為推動民族醫藥傳承創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