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10月11日,中國民族政策研究會2025年學術年會在新疆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新疆財經大學阿勒泰校區召開。來自全國民族政策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高校老師、實務工作者與論文作者齊聚一堂,圍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探討新時代民族政策創新發展與實踐路徑,共繪民族工作發展藍圖。
本次年會以 “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 為主題,由中國民族政策研究會與中央民族大學主辦,新疆財經大學、自治區教育系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與實踐基地承辦。

中國民族政策研究會會長、國家民委政策法規司司長孫青友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他強調,中國民族政策研究會要自覺將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價值取向貫穿到民族理論政策研究的全過程、各環節,要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開展研究,要助力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要深入開展民族理論政策研究,要積極服務依法治理民族事務大局,要重視和加強青年專家學者的培養,要持續加強學風會風建設。
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中國民族政策研究會副會長王雄軍表示,中國民族政策研究會將以本次年會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學術交流機制,充實學術資源庫,持續推動民族政策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為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力量。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為新起點,深化研究、轉化成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術年會設置主旨報告和專題研討兩大環節。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喀什大學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牛汝極、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孔新峰、大連民族大學副校長哈正利、西南民族大學副校長周洪波、新疆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賀萍及新疆財經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邊疆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德全英6位專家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學術話語體系創新、“青少年鑄基工程”的新疆實踐等重要議題進行專題發言。在分會場研討階段,44名學者結合地方實踐案例、田野調查數據及理論研究成果,就民族團結進步立法、高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等具體方向展開熱烈探討,大家在觀點碰撞中凝聚共識,在交流互動中提煉出一批兼具針對性與可操作性的研究結論和政策建議。
本次年會凸顯了多學科協同研究的優勢,搭建了政策研究與實踐應用的溝通橋梁,為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和實踐參考。此外,年會還得到《中央民族大學學報》《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新疆財經大學學報》等期刊雜志的支持,相關研究成果將為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注入學術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