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3月27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舉辦的首屆“我眼中的新時代”大學生實踐類思政作品入庫成果展播活動入圍名單公布,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報送的“綠水青山守護隊”作品《綠綺織夢,金川共輝——門頭溝的綠色篇章》、“美美與共隊”作品《鑒往知來弘文化自信,承前啟后繪民族新篇》,管理學院報送的“從‘山?!呦蚴澜?,我眼中的‘閩現代’暑期社會實踐團”作品《我眼中的“閩現代”》3個作品入圍,作品后續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學習平臺和“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數字地圖上以專題形式進行集中展示。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綠綺織夢,金川共輝——門頭溝的綠色篇章》以影像為筆,繪就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圖景,號召更多人投身綠色發展之路,共建美麗中國。作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核心,展現了北京門頭溝區的生態實踐與綠色發展成就,用細膩的鏡頭語言與深情的旁白,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從永定河的波光粼粼到百花山的綠意盎然,從廢棄礦山的生態修復到精品民宿的燈火闌珊,全片以門頭溝區為樣本,深入挖掘“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鏡頭中,永定河治理再現碧水長流,廢棄煤礦遺址見證綠色轉型,潭柘寺的千年古剎與生態文旅的融合展現歷史與現代的交織。從“靈山綠產”品牌的崛起,到游客在“門頭溝小院”中感受自然饋贈的溫馨場景,每一幀畫面都傳遞著綠色發展的溫度與力量。鏡頭背后,是團隊成員彼此扶持的默契與信任,是面對困難時的咬牙堅持,每一次架設機位,每一場深夜剪輯,都是對初心的堅守,也是對使命的回應。
《鑒往知來繪新篇:我眼中的“文化自信”》以青年視角全景式展現新時代中國文化的多元魅力與精神內核。從延安寶塔山的紅色血脈到重慶紅巖魂的信仰豐碑,從山西千年木塔的古建智慧到黑龍江八女投江的英雄史詩,實踐團跨越山河大地,以“邊走邊看邊講”的沉浸式體驗,深入挖掘紅色文化、革命精神、傳統技藝與多民族交融共生的時代故事。在革命紀念館的莊重展陳中觸摸歷史溫度,在崇福寺的飛檐斗拱間對話文明傳承,他們以鏡頭記錄文化之“力”,以行動詮釋自信之“源”,在知行合一中引導青年學子厚植家國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文化自信的星火點燃新時代的奮進征程。
《從山海走向世界:我眼中的“閩現代”》由來自新疆、西藏、青海、云南等地的管理學院師生共同創作完成,全片旨在以當代青年視角梳理展示中國式現代化在福建的生動實踐成果。從筼筜湖的生態文明治理到高鐵網絡的迅猛拓展,從福建友誼集團的創新飛躍到閩寧協作的深情紐帶,再到蚵埔簪花習俗的薪火相傳,實踐團在躬耕實踐中深刻感受八閩大地在社會經濟發展、科技產業升級、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創新與活力。在與最美鐵路人、援寧干部、當地企業人員等的交流中,他們記錄“山?!遍g東西部交流的新篇章,進一步汲取奮進力量,在深化國情認知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