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10月25日,臺灣少數民族研究會2025年年會暨“中華文化與海峽兩岸互動關系”學術研討會在云南昆明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臺灣少數民族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建樾主持開幕式。
中央民族大學校長、臺灣少數民族研究會會長強世功線上致辭中指出,在10月25日臺灣光復日召開本次學術研討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他回溯了臺灣少數民族研究會的成長歷程和取得的成績,提出,要繼續聚焦核心主題,讓研究更有“深度”;要繼續搭建交流平臺,讓兩岸學術互動更有“溫度”;要繼續強化成果轉化,讓研究更有“力度”。期待兩岸學術文化交流能夠實現從“交往”到“交融”、從“對話”到“共建”的躍升。
會上,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臺灣少數民族研究會秘書長楊筑慧做了2024年的工作報告。
會議主旨發言由廈門大學教授、臺灣少數民族研究會副會長董建輝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郝時遠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張銘心教授,教育部國家級高層次人才、云南大學馬騰嶽教授,臺灣少數民族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青年學者、云南民族大學田阡教授發表了主旨演講。
會議設立了八個分論壇,圍繞抗戰歷史與記憶建構、文本敘事與話語分析、遺產保護與文化闡釋、文化傳播與數字賦能、民俗傳承與文化實踐、藝術表達與文化創新、青年交流與文化認同、兩岸融合與社會發展等主題展開。
閉幕式由云南民族大學教授、臺灣少數民族研究會副會長田阡主持。四位博士(后)分別做了分論壇的總結發言,介紹了所在會場的研究主題、研究內容和研究價值。楊筑慧做會議總結發言表示,本次會議參會學者單位多元,青年學者較為活躍,研究視角多元,涵蓋領域廣泛,研討內容具有學術與實踐價值,深化了“中華文化與海峽兩岸互動關系”的解讀。研究會將搭建平臺,進一步推動兩岸的學術交流和文化互動。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云南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安徽大學、華僑大學、福建師范大學、三峽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財經大學、云南民族大學、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中國藝術研究院等40所高校和研究機構近90名專家、學者參會。此次會議由臺灣少數民族研究會、云南民族大學主辦,云南民族大學南亞云南民族大學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研究院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