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年會以 “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 為主題,由中國民族政策研究會與中央民族大學主辦,新疆財經大學、自治區教育系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與實踐基地承辦。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通過視頻致辭,高度肯定教材編寫的里程碑意義。他指出,民族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是各民族在與疾病長期斗爭中的智慧結晶,更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醫藥領域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

10月12日,國際教育學院在海淀校區舉辦學術講座,邀請著名語言學家、北京大學陸儉明先生與馬真先生,分別以《推進現代漢語語法研究之吾見》和《要注意培養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為題,圍繞現代漢語研究與學術能力培養分享核心觀點。

隊員旦增白云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從金融機構辭職后,她在2019年加入女子考古隊,工作至今已參加10余項重大考古項目——一線的錘煉讓這位跨專業的新手迅速成長起來。她記得自己參與的第一個考古項目是格布賽魯墓地,海拔3900多米,地勢復雜,車輛難以進入,大家每天帶著干糧徒步往返數小時,“要經過土林,上坡下溝,發掘到重要遺存時,即便再晚也要清理完成,有一次要等天黑采集樣本,不巧趕上暴風雨,我們直到深夜12點才完成取樣工作,天氣冷得只能撿柴生火取暖。”

?座談中,雙方圍繞兩校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方法展開交流,并就“十五五”規劃編制、深入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新文科”重點實驗室建設、“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建設等議題進行研討。

10月2日,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指導、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研究生“文化中國”兩創大賽(舞蹈賽道)全國總決賽在東北師范大學落幕,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在創作、表演、教育三大賽道中獲得一等獎7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